202201001-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首页 | 中心简介 | 教学培训 | 教学评价 | 教学竞赛 | 教学咨询 | “教与学”研究 | 下载中心

张烈辉为新进教师讲授思政课


日期:2023-10-08 点击:次  作者:谢娜  审核人:赵刚 

10月7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烈辉在成都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为近三年新进教师讲授“入职第一课”,报告的主题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张烈辉表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对于刚入职的老师来说,首先要明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他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面向新百年新征程大力实施新行动两个方面作出了阐释。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做好思政工作,更加用心、用情、用力、用智慧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张烈辉分析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以及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代际特征。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就如何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他重点阐述了五个方面的新行动新举措。

一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每位学生心坎里,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要办好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变化。教师要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要抓住契机善用大思政课,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课程思政,把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教育大课堂贯通起来。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和载体,打造师生成长的育人共同体,注重专业课教师育人作用、学校职能部门管理和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是围绕“知情意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教师要扣好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师德,引导学生由“知”到“信”,由“情”达“意”,由“意”践“行”,实现从理论武装到坚定信念的升华,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转化,从朴素情感到深层感恩升华,从注重自我发展向造福社会拓展,从局限小我到融入大我升华,从我希望到我愿意转化,从强国一代到强国有我升华。

三是围绕“大先生”和良师益友构建大师资体系。要人人、时时、处处、事事以党性、公心要求自己,以“大先生”应用的政治品格、高尚情怀、良好操守,影响带动身边同志乃至全校师生。学校工作已有历史性突破,解决深层次短板弱项更加迫切。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聚焦重点建强思政专门力量。

四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方向。要把准方向,掌握主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按照国家政治要求培养人,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全面落实党对高校领导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围绕体系构建、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办学治学全过程,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加强教材建设的政治把关。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党建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新进教师杨川渝认为,通过这次学习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的责任和使命。高校不是象牙塔,而是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要时刻保持警惕,细致工作。作为青年教师,不仅要做合格的“经师”还要努力成为“人师”。自己将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座右铭,时刻谨记使命担当。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年新进教师杜立兵在讲座结束后谈到,这次讲座让自己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Z世代大学生特点,用心用情用智慧关心、关爱学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涵养大师德,锤炼真本领,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化学化工学院2023年新进辅导员鹿嘉悦表示,在多元媒介、思想影响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全新挑战。“这场讲座让刚入职的我豁然开朗。在工作中,一定切实实践知、情、意、行合一,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思政‘大先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加强“师德信念”教育、上好师德师风第一课、助力新进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是学校长期以来开展新进教师入职培养的必备环节,也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接下来,中心还安排了院士专题、校情校史、教学技能、职业素养等专题培训和优秀教师示范课、微格教学诊断等技能训练,引导新教师学习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要求,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21-2023年入职的200余名教师聆听了本次报告,南充校区教师以视频方式参培。

张烈辉授课场景

上一条:地科院教师在第四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中获得佳绩 下一条:学校举行2021年新进教师过“教学关”结业典礼暨2023年新进教师过“教学关”开班仪式

关闭

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思学楼AB302             联系电话:028-83032095            邮编: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