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再过四十多天,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将隆重举行,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回眸党的十八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大学走过的光辉历程:解放思想,带来了新视野;深化改革,带来了新动力;抢抓机遇,创造了新业绩。过去的五年,浙大师生奋勇拼搏砥砺奋进,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为了总结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振奋全校师生的精神,满怀信心地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浙江大学报》、求是新闻网、浙大微信号、头条号等校内媒体将联手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从不同角度对我校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深度报道,今天刊发的是系列报道之一。本文由新华社浙江分社副社长张奇志、记者余靖静撰写并刊发在《瞭望》新闻周刊。
浙江大学多年来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教育,让技术创新作为创业的支撑点,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并通过师生共创,开始填平大学实验室与产业界之间的鸿沟。
5 月21 日,浙江大学的校友们在“求是书院”铜门楼前留影 摄/黄宗治
浙江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从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举办创业竞赛到学校开办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再到开设创业教育等30余门创业教育类通识课程,浙江大学已经把创业教育理念扩大到各个专业,力争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具有创业精神并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大学有近140位校友担任上市公司创始人或负责人,其中涉及主板上市公司90多家、海外上市公司近20家。2016年10月,PitchBook发布了2006年1月到2016年8月之间“独角兽”公司创始人本科阶段学校排名,浙江大学排名全球第九。2016年11月,胡润百富校友榜发布,浙江大学以38人的总数排名全国第一。
2015年7月,浙江大学获评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6年7月,获评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7月,浙江大学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浙江大学特别强调“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创业行为”。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说,如果不能把创业的着眼点落到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创业行为上,中美之间的产业竞争格局就难以逆转。基于这样的思考,浙江大学提出要把企业家精神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鼓励学生关注战略性新兴行业领域的技术型创业。
截至目前,浙大涌现出大批青年创业人才,创造了“快的打车”、“蘑菇街”等国内知名品牌。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学校从0到1培育的创业团队落地注册公司一百多家,其中获得市场投资的五十多家,融资总额近6亿元人民币。
在浙江大学,创业团队中到处可见优秀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更有创业团队负责人以其在校期间的优秀创业表现得到了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承认,获得破格录取。
自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至今,浙江大学两获总分第一名、全国总冠军,一次获得总分第二名和“最佳创意奖”单项奖。
浙江大学博士生、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创始人白云峰和他的团队就是凭借研发的全新三维成像技术产品,获得2017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
自本科起便就读于浙江大学的白云峰说,精密复杂的机器视觉产品需要复合交叉学科知识的支撑和来自各个学科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在学科交叉碰撞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自己的创业正受益于浙大多学科复合交叉的优势。
“我是学校休学创业政策的受益者。”浙江大学学生创业联盟主席何东青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2014年6月,正读博一的他为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向学校申请休学两年,获得批准。当年10月,他的团队发布了自己的核心产品“葱课”,当年即获全国大学生移动应用创新大赛全国冠军。
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学生创新型创业潮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浙江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诸多涉及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实际应用的良好平台,更重要的,在于浙江大学长期培育形成的“生态化、全链式”创业教育架构。
该架构的基础首先是多学科集成融合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在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看来,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不能是传统的“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而必须是“理论+案例”、“仿真+平台”、“指导+实践”、“专业+创业”的教学模式。这不仅需要集合多学科的力量,在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融入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还意味着创业团队的成员也应具有多学科背景,其核心技术的组成也是多学科集成融合。
以浙江大学1999年即开设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为例,其在国内率先尝试走“工科专业+创新能力+创业素质”的综合型培养路径,每届60名学员从全校理工农医各个大类专业本科二年级的优秀学生中选拔而出,打破了原有院系间的学科隔阂;学校邀请产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并安排学生假期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实习;在创业设计环节中,通过小组形式设计完成实战性的创业方案。开班近20年来,强化班已培养学生约千名,平均毕业5年后创业率高于20%。
其次是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高峰告诉记者,浙江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以浙大情感和文化维系的,以校友和在校生为主要人才储备,有院士及知名教授的智囊资源,有创业成功的校友经验、资本支持,广泛辐射带动周边的互联互通、动态系统的创业环境和企业家队伍,并由这样的环境和队伍去带动“浙大系”创业成长。
浙江大学设立创业扶持基金,争取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机构、政府的各类创业扶持资金与创业团队对接,为学生创业团队和社会创业资本架起了桥梁。目前在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累计已超过5000万元。学校还聘请数百位知名企业家、投资人、行业专家等担任校外创业导师,形成生态化、全链式创业辅导体系。
在辅导系统的运作支持下,浙江大学平均每年设立1600余项各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辐射近万名学生;举办各类创业比赛,构筑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集群。
浙大1999级毕业生、个推CEO方毅认为,创业是一个生态系统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创业需要高素质人才和高密度的资金和技术,其生态系统要素中,创新性名校既能输出受过良好教育和有丰富经历的创业者,也有看得懂、帮得上又放得了心的投资人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互联网社会,单打独斗已很难成功,现代企业往往需要核心合伙人的团队配合,在股权分配和公司决策方面,也更加合理。”曾担任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秘书长的刘建斌,自2011年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举办第一届浙江大学校友创业大赛以来,近距离接触了数百名浙大创业者。他告诉记者,在校友会针对500名创业者的调研中,同学、同事、好朋友是合伙人的主要来源,校友更是优秀创业项目的合伙人最大来源。一是经过数年大学生活,同学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友谊,默契的配合;二是共同的教育背景,让彼此拥有较为一致的价值观;三是校友之间有很强的信任感,共同的社交圈让信任度进一步提升。
从大学实验室到产业界,成果转化一直是难题,被称为“死亡谷”。但浙大在建设“基于创新,实现创业”的教育生态系统中,通过师生共创,对接实验室到工业生产,消化技术推进产业化,其填平“死亡谷”的效益正逐步显现。
据了解,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的全新三维成像技术产品,其技术基础就是浙大光电学院两位教授发明的三维相机成像方法,这是一项很高质量的理论研究。而其能够转化,正是浙大的学生创业团队在教授的指导下,把实验室的样机变成现实产品。两位教授还是学生创业企业的股东。
浙大党委学工部部长邬小撑说,实践中,部分创业学生正在成为技术转化的生力军,并能迅速反馈到研究层面。师生一体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正在形成中。
实际上,浙江大学的科研经费中,有相当比例为横向经费,横向经费的绝大部分又来自企业。“浙江大学地处长三角,有其区域优势,尤其是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创业氛围浓厚,在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方面有着天然优势。老师对市场、对创业的理解与接受度,使得他们在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正向的。”邬小撑说。
严建华说,在现有体制下,要教师离职离岗创业,可能削弱教学和科研力量,还存在各项制度的束缚。通过鼓励教师“阳光创业”,可以较好地解决产业化过程的技术接口问题,也有利于解决产学研合作的问题,还可以快速培养起一支充满活力的、基于科技创新的青年创业者队伍。
目前,浙江大学正在健全科技评价和人事管理制度,完善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利益分享制度,支持教师“阳光创业”,以形成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间的有效对接,由此构建起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
严建华说,浙江大学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强化分类晋升,希望能对从事成果推广的科研人员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机制和方法,对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建立“市场价值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参与市场化成果转化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人员,主要借助于第三方评价和市场化收益方式给予激励。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能够引领思想和科技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结合点——基于创新的创业型人才,更是时代急需。”严建华说,中国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容来源:《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奇志 余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