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花开时,别情两依依。又是一年毕业季,2024届毕业生们怀揣梦想,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四年来,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都与母校的发展相依相伴,同学们既是学校优秀教育资源的受益者,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贡献者和见证者。毕业前夕,来自各学院的10名毕业生代表在2024届优秀毕业生成长事迹报告会暨基层就业出征仪式上,分享了自己的成长事迹,鼓励学弟学妹们发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西南石大精神,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
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效果,充分发挥先进典范的榜样力量,号召更多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崇高理想,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特推出优秀毕业生成长事迹展示。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024级直博生何垠蒗:从“乡村留守儿童”到“双一流博士研究生”
我来自四川省大竹县东南部的一个小乡村,那里山林环绕,道路崎岖。从乡村留守儿童到“双一流”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初入大学的我屡屡碰壁,面对听不懂的课程、赶不完的作业、卷不动的绩点,每天浑浑噩噩,大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仅有3.73。终于,在学院“关怀入寝”活动,“朋辈帮扶”讲座,辅导员、专业课老师的帮助下,我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我坚信,身在一流的学校,也一定会取得一流的成绩。
我开始奔波于教室、图书馆、明辨楼,早出晚归,汲取理论知识;加入提高采收率基础理论及配套技术研究团队,投身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积累科研经验。
凭借着对学习、科研持之以恒的热情,我最终获评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并直博西南石油大学,终见满树花开。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到今天我依然坚持相信,努力终有所成,因为人生不能没有梦想。用无尽的勇气,加上不断的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未来一定因我们而精彩!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喻涵:怀赤子之心 让“石油红”与“军装绿”交相辉映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我是特种兵》里的小庄塑造的军人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也正是他们,让我对成为一名军人产生了向往之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年官兵的成长成才,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生活,指引他们成长,激励他们奋斗。每每看到那些的殷切寄语,我就热血沸腾,联想到影视剧中勇敢无畏、英姿飒爽的军人形象,我便更加坚定携笔从戎的决心。我要投身军旅,矢志报国,让青春在迷彩中绽放!
高考体检失利,与军校失之交臂,再到西南石油大学经过一年刻苦锻炼和学习,最终如愿以偿参军入伍,服役期间仍不忘初心积极准备军考。奈何逐梦路上多坎坷,因为身体受伤原因不能参加军考,再一次错失圆梦的机会。
绝不轻言放弃是我的人生信条!退役复学后凭借部队培养的自律顽强的精神,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于2023年9月获得学校推免资格,同时响应国家新政策,填报志愿保研至火箭军工程大学继续读研深造,用实际行动抒写拳拳报国之心的逐梦乐章!
“强军在召唤,报国正当时。一支军队的未来,寄望于青年的选择、青春的担当。”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强军兴军中成长成才,在坚守平凡中创造非凡。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廖海博:做石油勘探的眼睛 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建设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因此志愿服务便成为了我研究生生活的一部分。三年期间,我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包括阿坝州苟扎村电商扶贫、凉山州益门中学暑期支教、新冠疫情应急防控等,累计志愿服务时数72小时,连续两年获评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在石油行业,有这么一句话,测井是石油勘探的眼睛,可以看出测井领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研究生,我的主要任务是搞科研、重创新,我立志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研究生阶段累计完成科研项目5项,负责且主研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三年的经验,沉淀出较为显著的成果,三年期间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均已见刊,公开国内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件,学术会议交流1次。除此之外,在完成项目的同时,积极参加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等专业领域赛事、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以及“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3项。
本科毕业于本校,以初复试总成绩第一考入西南石油大学。硕士期间,绩点位于专业前列,综合素质测评排名第三,连续三年获得学业奖学金,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研究生期间获评了四川省大学生“综合A证书”、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7项。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主动参加院校组织的各项思政类活动;作为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党支书一起带领党支部获评2022年度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个人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石油测井人,学测井、用测井,是我一生追求的梦想,因此签约了中油测井地质研究院,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眼睛,去新疆、青海等地轮岗;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就应该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真正成为“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石油人。
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英晓洋:滴滴热血诠释爱心 熠熠青春携手公益
在新时代的党建引领感召下,投笔从戎圆梦想、三年抗疫展风采、献身公益当模范、躬耕科研克难关,用无悔的青春书写着这个伟大时代的灿烂华章。
投笔从戎淬炼意志品格、志愿奉献绘就青春底色。退伍后,我积极从事公益事业,先后加入中华骨髓库、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组织。2022年4月28日,我接到四川省红十字会通知,得知自己与一名外省的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当场就表示愿意捐献,并配合开展高分辨配型检测。9月成都因疫情按下了暂停键,面临层层封控,我经历了请假难、入住难等难关,终于成功入住了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经过五天9次动员针的注射,每天的血细胞检测,每晚身体酸痛难眠,为捐献做好了最后准备。9月6日,经过5个小时13000余毫升血液处理,我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浮液252毫升,挽救了病人,成为四川省第531例成功捐献者,全国第13888例成功捐献者。
退伍后无偿献血22次,全血献血量达1500ml、血小板献血量达36治疗量(总献血量相当于30300ml),捐献造血干细胞1次,获得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特别奖等。
我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事迹作为西南石油大学“三献”案例在2023年四川省高校红十字交流会上进行展示,在事迹的感染下,仅西南石油大学两天内有数百人成功无偿献血,数十人捐出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以点带面”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2023年11月,在学校学生最高荣誉飞翔奖颁奖晚会上,用自己的亲身实例的视频,通过线下加直播的方式影响数以万计的校友和师生,引领大家重视公益事业,为人们种下爱心的种子。
在校期间还我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飞翔奖”提名、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部队的培养、学校的教育、家庭的养育,让我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尔禾:远行凉山铸壮志 笃定乡情报赤忱
我是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学生,成长于群山环抱、自然条件艰苦的贫困地区。但父母对教育的坚持,让我比大多数的凉山孩子幸运。
2018年2月,正值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村寨,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变革的契机。2019年6月,我高中毕业,在国家教育政策扶持与助学贷款帮助下,我把握住了宝贵机会。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我不断完善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习惯,终于在2020年9月进入西南石油大学,成为村里首位“双一流”建设高校学子。
初入大学时,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欠缺,我明显感觉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于是我努力平衡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提升自己。
在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的两年里,我试图从每一次忙碌中捕捉学习的契机,从组织部委员到部长,角色的转变见证了我的蜕变,更让我体会到“集体”的意义。
在国旗护卫队的三年,经过严苛的训练,我从队员成长为副队长及指挥刀手,并入选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升旗手志愿者,这段经历锻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传承和守护的重量。
临近毕业,我面临就业选择。我发现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待遇也能缓解我的家庭经济问题压力。但受到李凯老师扶贫事迹的启发,我决定回到凉山,参与乡村振兴,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于是我报名了四川省选调生考试,在初试排名靠后的情况下,靠着这三年学生工作锻炼养成的自信和冷静,在面试中突出重围,有幸成为一名凉山基层选调生。
因为曾被光照亮,所以也想要成为光。在未来,我希望从一名“受助者”变成一位“助人者”,以自身所学回馈家乡,以满腔热忱投入乡村建设,让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俊辰:因热爱而坚持 因梦想而坚定
初入大学,我还不能很好适应校园生活,但我的内心时刻在提醒我:大学不是虚度光阴的地方。我喜欢各种机车,心之所向,素履所往,我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追寻热爱的事物。
于是,我白天听课,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晚上去俱乐部,推进实验项目,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忙到很晚才回寝室成为了我大学的日常。
在这期间,我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不会建模、不会写报告、不会加工模型的一张白纸,到获得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以及授权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各种经历,只有自己知晓。
光有综合能力和基础知识还不够,为了能进入意向企业,追寻自己的梦想,我不断优化简历,提升面试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访企拓岗活动,详细了解不同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盈利状况以及对人才的具体要求。除此之外,我还在各个学校的就业网、微信公众号上搜索招聘行程,查看企业的岗位需求与任职要求。
虽然在求职过程中被几家意向企业委婉拒绝过,也收到过其它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但我一直没有轻易放弃或满足当下,我认为我的综合能力可以达到意向企业的要求,我相信我一定能进入梦想的行业!
有了寒窗十几年的铺垫、大学三年的积累。在收到意向企业入职邀请的电话后,我喜极而泣。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望过去,我不后悔我当初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儿时的梦想,在自己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了现实。无数个忙碌的日日夜夜,那都是追寻梦想的模样。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愿我永远保持心中的那份热爱,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朋:逆风飞翔 从不一样的世界突围
从小学一路走到大学,家人不断用“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但你是个健康的人,也不比任何人差”来鼓励我,带给了我生活的信心,更让我懂得“有知识有文化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实现梦想”。
为了继续深耕能源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大三上学期我毅然投入了考研的征程当中。从六点起床做英语精翻、背英语单词,到手写专业课的笔记,以烂笔头的方式去过每一个知识点,再到脑海中一遍又一遍搭建数学框架,让每一个知识点熟稔于心。为了避免因字迹失分,我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练习英文书法。冬日里,我时常练得汗流浃背,练完后手一直在抖,仍咬牙坚持。
我的考研之路离不开老师们的帮助。初试时,研究生院的老师帮助我向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申请到了一系列合理的便利措施。复试阶段,学院考虑到我的身体情况,为我申请配备了操作更为便捷的设备。在自身努力和老师们的无声支持下,我以初试复试双第一的成绩上岸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硕,实现了与自己“一研为定”的承诺。
回首往昔,石大的生活充满了温情。我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地被打磨,每一步都刻骨铭心,每一步都引以为傲,每一步都刻上了成长标签。如今的我更加坚定:成长,是一个向阳而行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青春终会闪闪发光。
电气信息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洋:在学生工作中践行初心 于服务奉献中担当使命
立志做同学们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的学生干部,这是我三年学生工作中找到的答案。
大一初入学,学生会招新大会上学长学姐们从容不迫的表现,让我深受触动,我主动报名加入了学生会,同时成功担任班级团支书,开启了我的学生工作生涯。
慢慢发现,忙于学生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专业学习和学科竞赛,每天必不可少的“收到请回复”、一篇又一篇文案让人心力交瘁。
直到2022年5月,我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时,看着胸前的党徽,那一刻,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我是一名身担责任的学生干部,我决定改变。
大三刚开学,我当选主席,随着角色的转变,我深刻分析学生会的问题,发现学院学生会存在“三不”现象:思想认识不够,工作能力不强,特色活动不足。
为建设一个“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学生组织,结合学院实际,我提出“三抓”的工作理念:思想教育,拧紧“总开关”;队伍建设,当好“领头雁”;创新思路,凝聚“正能量”。
我曾为参加比赛四天三夜只睡三个小时,最终斩获全国二等奖;也曾为做一份优秀的PPT,在明理楼熬到天亮。最终带领团队获批全国三下乡重点团队,全国百强社会实践项目和四川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个人荣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成都市学生会组织优秀工作人员等荣誉40余项。
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强:不忘来时路 奋楫再出发
西南石大足够大,能够承载每一位青年的梦想。回顾在西南石大的本科时光,一路走来,我不断经历,不断成长,也不断收获。感恩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位良师,也感谢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位挚友。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作为一名石大学子,努力学习是我们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四年来,我力求将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学牢固、学扎实,先后获得中国石油、App all-petro等各类奖学金超2万元,并推免至西南交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信念坚定,乐于奉献。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积极参加“学生先锋双百工程”“青马工程”等理论培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同时作为学院学生会主席,我始终秉持服务同学、奉献校园的精神,认真完成学院安排的每一项工作,先后荣获西南石油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20余次。
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中勉励青年,希望我们能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四年来,我和我的团队长期活跃于“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种创新创业类大赛的舞台上,先后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数十项,同时我也荣获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典型人物荣誉称号。
不负热爱,奔赴山海。再次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平台和帮助,祝愿母校宏图更展,再谱华章;祝愿所有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所有同学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吕玥萱:人生不设限 成长自无限
回首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发现自己的经历似乎并没有一条所谓的清晰“主线”,更多时候我只是在广泛争取机会,去做有趣的事,认识有趣的人。
这些经历包括但不限于:大一向老师毛遂自荐,拉上同学一起做科研项目;研究心理舞台剧配乐,和经管院心灵剧社的小伙伴们从广西南宁捧回全国一等奖奖杯;作为学校初晖诗社的社长主编并出版纸质诗歌刊物,和全国众多的高校诗社一起策划线上诗歌文学活动;就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学观点和朋友进行学术争辩;担任经管院国际留学生班导,帮留学生解决住宿、办电话卡等大小问题;跨界面试互联网销售,入职头部互联网企业等等。我的大学经历横跨能源研究,经济、文化、哲学、销售、互联网……
广泛地尝试让我更了解自己,也更喜欢自己。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关联的各种实践经历才是真正的功不唐捐,每一步路都走得踏实又算数——科研项目提升了我收集资料、团队协作的能力;舞台剧配音师的角色让我沉淀出了一套自己的项目方法论;诗社策划和运营的工作让我在活动策划、社群运营、数据分析、人员协调和外联拓展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国际班导生的职责让我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对紧急事件的处理井然于胸……上述种种经历,不仅是我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更是内化成为了我和人交流的大方流畅,我做事的严谨规范。
原来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没有白走一说,所有经历都会融入我们,变成我们的一部分,也愿读到这段话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在大学收获属于自己精彩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