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

您的位置:首页»外宣»正文

脱贫攻坚中的“教育智慧”
来源:教育导报   作者:鲁磊 葛仁鑫 董志文  编辑:曹正  审核:易联树  日期:2020-06-05  访问:

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凉山彝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四川的“瓶底”,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是“贫中之贫,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困难群众既是精准扶贫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只有激发群众“内在动力”,扶志、扶智,才能从内部瓦解“最后的堡垒”。

近年来,全省教育战线派出多名扶贫干部前往凉山,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教育智慧”,极大改变了凉山群众的精神面貌。记者采访时正值全国两会召开,我们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和西南石油大学派驻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凯,通过电话连线“云访谈”的方式,讲述他们对凉山脱贫攻坚工作的认知。

《教育导报》:凉山脱贫攻坚被称为“难中之难”,“难”到底难在哪里?

李凯: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凉山深处的三河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奔小康之策。他对彝族乡亲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驱走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事,指出了凉山脱贫攻坚工作的“要害”。凉山彝族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直接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同时,凉山处于横断山区核心地带,山高谷深,交通发展长期滞后,彝族群众生活环境长期封闭,从昭觉县支尔莫乡的“悬崖村”可见一斑。自然、历史和社会因素相叠加,指向的便是愚昧、落后和贫困。

2018年,我到凉山州参加脱贫攻坚工作,见证了凉山州翻天覆地的变化,凉山州扎实推进“两不愁三保障”,交通建设日新月异、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彝族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

以三河村为例,2018年时,全村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随处可见,不达标的房子当年有300多户。村子产业结构单一,无主导产业、无村集体经济,喝水也困难,村民生活十分艰难。

两年来,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村“一低七有”目标,根据三河村实际,按照“组团式、微田园,大聚居、小杂居”的思路,规划了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152套住房。为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我们请来水利专家,跋山涉水,在13公里外的解放沟找到了稳定水源,彻底结束了老百姓从几公里的村外背水吃的历史。为解决老百姓出行难、农产品优质难变优价等问题,我们不仅建成了通村柏油路,还积极争取资金,修建了20 .3公里通组入户道路,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让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安全。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捐赠资金,在全村规划建设4处幼教点,90余名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城镇幼儿园一样的设施和师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贫瘠的小山村正上演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但一些落后的观念和习俗仍然存在,例如婚嫁的高额彩礼、葬礼大操大办、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不强等等,这些都是横亘在小康之路上的“拦路虎”。凉山脱贫不仅仅要满足物质条件的改善,更要指向突破群众思想上的束缚,在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多管齐下,为将来持续脱贫、乡村振兴,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贺盛瑜:我来自高校,非常关注人才问题。李凯书记讲的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我认为关键要靠人才,要靠教育。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凉山教育底子薄,欠账多,是“短板中的短板”,教育的落后是凉山最大的落后。

一方面,受多子多福等思想的影响,凉山早生早育、多生超生的问题突出,凉山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负载”非常大;另一方面,各个领域都存在人才基础薄弱、人才质量不高、人才引留困难等突出问题,具体到教育领域,就是优秀教师引不进、用不上、干不好、留不住,这也是凉山教育发展“卡脖子”的问题。

解决凉山当前的绝对贫困和将来的相对贫困,从根本上需要加大对凉山高等教育培养本地人才的支持力度,破解凉山人才荒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凉山11个贫困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普遍在50万元左右,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凉山人才工作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明显差距,与满足脱贫攻坚、转型跨越需要还有明显差距。

问题的核心在哪里?在于凉山州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各类人才严重匮乏。凉山本土人才主要输送高校有西昌学院、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三所学校,从整体上看都存在办学规模小、条件差,人才培养层次低等突出问题。三所学校每年为凉山培养的人才不足3000人。而目前全州农林、旅游、规划建设、环保、电子商务、工业经济、文化产业等应用技术人才尚缺近10万人。

教育是实现凉山振兴的最根本力量和保证,因此,我建议要多渠道加强凉山高校定向、订单培养力度,优先解决一批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大对凉山高校的资金倾斜力度,提升高校培养地方人才的能力。还要加大对凉山州外对口帮扶高校签订协议的量化考核,助推凉山本土高校发展。

《教育导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请李凯书记谈一谈,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教育智慧”?

李凯:我所在的西南石油大学,从2016年开始便向凉山州派驻教职工参与扶贫工作,几年来,学校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人才智力、社会资源“三大优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金阳县,我们的扶贫干部发现,当地有些群众思想封闭、观念落后,文化素质较低,遗风陋俗多,“等靠要”思想严重。学校向贫困户发放的“脱贫鸡”“致富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不见了。根据当地多为高山和二半山、野猪数量较多以及彝族同胞养殖家畜不喜圈养、擅长放养等特点,学校最终确定了以“借猪还猪,借鸡还鸡”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养殖帮扶措施。

学校出资购买猪和鸡,借给每个贫困户1头能繁殖的母猪、20只小母鸡进行养殖,邀请养殖专家对群众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确保养殖成效。同时与村集体及贫困户签订借养三方协议,待租借期满后贫困户将等价小猪和小鸡还给村上,作为村集体经济所有,在养殖过程中如果猪和鸡自然死亡,贫困户不赔偿。这项举措通过“借”的方式,给彝族群众引入了“责任”与“权利”的新观念,极大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仅解决贫困户勤劳致富问题,还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如今,“借猪还猪,借鸡还鸡”政策已在凉山普遍推广。

脱贫攻坚,不仅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要促使大家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在三河村,我们继续用“教育智慧”帮助群众突破思想的藩篱,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我们坚持身教代替言传,为帮助村民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驻村工作人员自带洗衣粉、水盆、扫把、抹布,轮流到贫困户家中帮助洗衣服、被套、打扫卫生,时间一久,再懒散的村民,脸上也“挂不住”,纷纷加入讲卫生的行列。坚持“小手”拉“大手”,村幼教点的老师们把“五洗”内容改编成儿歌,教小朋友们学会儿歌来熟记“五洗”内容,影响和带动家长。大力推广“里鲁博超市”,开展清洁乡村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行积分制管理,发动群众主动清扫庭院内外垃圾,把垃圾送到附近收购点,通过分类称重换取积分,积分可现场兑换洗洁精、洗衣粉、食盐、大米、面条和学生学习用具等物品。

《教育导报》:李凯书记用生动、翔实的案例讲述了脱贫攻坚中的“教育智慧”,下面请李凯书记与全国政协委员贺盛瑜就驻村扶贫中的困惑做进一步交流。

李凯:贺院长,您好!现在三河村正处在全面决胜小康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建设大(西门塔尔牛)、中(乌金猪)、小(中华蜜蜂)和一花(油菜花)、一草(光叶紫花苕)、一果(冬桃)为主的农业产业集群,同时保留了三河村寨旧址,规划建设脱贫攻坚博物馆,积极开展村民服务技能培训,想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巩固扶贫成果,实现群众持续脱贫。发展旅游在三河历史上是头一次,请您为我们把把脉、支支招。

贺盛瑜: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名胜古迹悠久壮丽、民族风俗独特多样、地质地貌奇特奇异,这使得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旅游开发可塑性。

三河村发展旅游产业,有先天优势。

一是要结合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硬件的投入,提高旅游通达性,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这些旅游要素,投资建设特色酒店和民宿等接待设施,提高景区接待服务水平。

二是要统筹规划旅游资源,防止旅游产品同质化。首先,要统筹规划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深度挖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计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产品,增强地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形成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其次,要加大民族地区本地居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增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展示功能。

最后,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推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观念深入人心。要激发民族地区居民内生动力,引导民族地区居民主动融入乡村旅游建设中,形成政府有规划,产业有布局,基层有行动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