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晓、陈爱丽: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宋建晓、福建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陈爱丽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内在地要求推进生产关系的完善和发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的各要素也必然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一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发展障碍。推进县域“放管服”改革,创优“互联网+”服务供给方式,建立高效、便捷、规范的县级政务服务体系;创新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国资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融资体系;聚力加强县域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人才链一体化联动机制建设。另一方面,优化提升县域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完善县域市场监督管理机制,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保障中小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的权利;加快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县域范围内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常态化沟通反馈机制;加大县域减税降费政策的倾斜支持力度,推动县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同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强化智力支持。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建立招才引智“绿色通道”;完善县域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创新技能人才发展机制,通过职业培训、专项技能人才培养等方式促进本土人才能力建设;健全县域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人才层次+政策优待”的激励体系。
摘编自《光明日报》
【向玉乔: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凝聚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向玉乔认为,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得以创造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立得住、行得远的动力源泉。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筑牢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凝聚起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守好魂脉和根脉层面,坚持“两个结合”,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在激发历史主动精神层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其创造智慧和能力,激发人民群众以高度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关注个体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让每个人充实自身的文化生命。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层面,巩固文化主体性和文明交流互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主体性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根本维系,是民族精神得以挺立的思想标识,有了文化主体性,我们的文明就能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凸显文化特性、彰显文明力量;另一方面,巩固文化主体性绝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以平等包容的态度、海纳百川的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创新发展本民族文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
【夏杰长:加快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构筑数字产业竞争新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夏杰长表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技术迭代和市场变化加快,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可基于数字产业集群的演化逻辑与形成要件,聚焦新技术、新赛道,疏通集群培育的主要堵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世界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构筑数字产业竞争新优势。第一,加快数实融合,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双向赋能。应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智慧远程服务等市场新需求所催生的新模式,营造适应数实融合发展需求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第二,支持数字技术创新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数字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突破,尽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数据要素相关制度设计,规范数字企业用户数据收集,明确个人数据处理原则,畅通数据要素在集群企业内部和外部跨主体、跨产业流动的渠道。第三,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需要进一步探索、形成并深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支持业界和学界共同培养高素质数字人才。第四,实现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全面了解和分析其他国家在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加强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数字企业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协同性和共享性;另一方面,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嵌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话语权和竞争力。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凯:高质量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指出,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多个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围绕新目标和新要求,在持续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阶。第一,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强化竞争力、推进共同富裕为导向,培育高能级的增长引擎。保障“首都”核心,强化“新两翼”支撑,突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引擎作用;做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轴线”,做活沿海开放的“大平台”,突出重要经济发展廊道的引擎作用;提升平台能级,提升枢纽能级,提升对外开放大通道能力,突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的引擎作用。第二,坚持“率先突破”,统筹供给侧和需求端,持续深化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在产业方面,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交通方面,聚焦流量经济转化,推动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生态方面,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公共服务方面,聚焦群众可感可及,丰富和优化区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第三,坚持改革引领,强化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加快推进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健全“规划—建设—治理”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制度体系;面向基层实践,推动区域资源和要素配置路径创新,提升区域整体运营能力;强化区域政策时空动态适应,推动城市管理向区域适度延伸。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品质、安全智慧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补齐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摘编自《学习时报》
【刘宇兰:辩证吸取和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刘宇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天人合一、生生之德、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等思想,包含人与自然关系的觉解和可持续发展的朴素智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辩证吸取儒家、道家、佛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基础上,实现对传统生态智慧的弘扬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辩证吸取和弘扬传承。一方面,弘扬天人合一,传承生命伦理。不同于西方知识论传统的主客对立、实体—现象的对峙,中国文化传统以创造生成的整体世界观,彰显了活泼泼的生命流动世界,其中有天人交感、下贯上达的成王成圣之道,有逍遥遨游的自然之美,也有空灵的禅意生活。另一方面,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弘扬传统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保护环境、节制物欲、适度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朴素观念以及生命体验与意义觉解的智慧,对化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机械论构成的世界观带来的生态漠视危机,抵御现代西方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精神虚无主义蔓延,具有清醒剂和解毒剂的功效。同时,借鉴生态制度,夯实生态实践。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饱含着遵循自然、尊重自然、守护自然的精神。生态智慧绵密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构成中国传统对人与世界关系以及人的日常践行的基本原则。
来源:光明网